用科技创新点亮生命之光——品读《生命之光》有感
用科技创新点亮生命之光——品读《生命之光》有感
做事情,我喜欢研究过程;读书,我喜欢读名人“传记”。因为这类书籍中能够体察能人先贤的成长历程、能够开拓眼界、促进思考。“讲演录”更是讲演者本人感悟和体会,可看作是本人的自传,可信度更高。如果让我为从事科研工作的青年科学家推荐,我会毫不犹豫的推荐这套《生命之光》。
《生命之光——“展望事业、探讨人生”讲演录》是由著名神经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学家、北京大学饶毅教授在担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期间,根据十几位国内外生命科学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和企业家在北京大学的讲演整理而成。当我第一次捧起这本书,我就成为了一名虔诚的“听众”,感觉就像坐在报告厅里,认真“聆听”每一位主讲人自身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这些珍贵的讲演记录,每一次读完都让人心潮澎湃,如“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学研究激动人心的时代”(邓兴旺)、“追寻兴趣:无边的科学和智慧的喜悦(龙漫远)、”纯化信仰,结晶人生”(施一公)、“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医药科学生涯”(俞君英)、“从实验室到病人的漫漫长征:新药研发的甘苦”(杨青)等等。从这些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的学者专家的身上,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科研人员,应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用顶天立地的开拓精神,奋发图强,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大潮中,点亮生命之光,实现生命的价值。
在这些名满天下的科学家演讲中,都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科学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爱因斯坦说过:大多数人都以为是才智成就了科学家,他们错了,是品格。创新不仅需要智慧、需要知识,更需要一种意志和热情,一种使命感、责任感。“国家利益”是牵引创新的精神动力,如果我们不从这个高度看问题,就很难解释为什么已是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的施一公,毅然决定放弃高薪与荣誉,全职回归母校清华大学。也许,用鼓励张扬个性、个人利益至上的西方价值观念,很难理解中国科学家们这种爱国情怀、报国之志,但这却是典型的中国科学家的特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国知识分子这种把个人命运和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一些当代杰出的科学家们的身上得到了集中展现。在绝大多数人院里,施一公的“美国梦”已经非常圆满。但是,面对祖国的召唤,施一公只用了一个晚上就决定回国,成为祖国发展的参与者。这是海外一大批学子的心声,而施一公回国的“中国梦”也被国内媒体纷纷报道,称其引发“施一公效应”,吸引了更多海外科学家回国效力。可以说:使命感、责任感是创新最根本的动因。
从这些科学家的演讲中,我们都看到科学探索过程中所需要的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超越常人的勤奋。今年在网上有一封关于科学研究的很火的邮件,是著名的华人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学家蒲慕明先生写给自己实验室所有博士生和博士后的,其中写道:“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实验室里的工作时间,当今一个成功的年轻科学家平均每周要有60小时左右的时间投入到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我建议每个人每天至少有6小时的紧张实验操作和两小时以上的与科研直接有关的阅读等。文献和书籍的阅读应该在这些工作时间之外进行。”虽然这封邮件的发送时间是10年以前,但是10年后的今天,我读到这份邮件的时候,却依然深深被震撼了。因为做事情需要有毅力、勤奋才能成功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大多数人便以为只要勤奋努力就能做好科研,于是努力报课题、努力写文章、努力搞人际关系,努力应酬,总之是各种“忙”,以为这样在科研领域就能够出成果,但是现状却是产出和投入却总不成比例。这封信至少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对于科研活动而言,“勤奋”尤其具有特殊的含义,对于我国现在大多数科学家而言,还不够勤奋,或者不够“真正的”勤奋。科研领域的“勤奋”应特指在实验室直接从事操作以及和科研直接相关文献阅读的“净时间”。中国现在有太多的“二线”老板式科学家,而缺乏真正勤奋的一线科学家。
这些科学家的成功,说明重大科技创新突破及其推广应用需要相应的创新体制和科学管理机制保征。美国具有强大的国家科技创新能力,除了因为其庞大的研发经费投资外,与其政府科研管理体制、科技与产业政策以及机构、企业和大学的宏微观管理与运作机制也不无关系。积极构建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体制,是增进自主创新能力,取得和保持高科技发展优势的关键所在。知识、技术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作为中科院历史上首任外籍所长,蒲慕明教授对于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科技体制的创立和革新在中科院的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其理念的核心就是:Recruit the best people and keep them happy(招募最顶尖的人才,然后提供好的环境,使其乐此不疲)。这也是世界著名大学具有共性的、最基本的管理之道。同时成功地建立以业绩为准的考核体系,广泛地聘请国际同行评议,是目前国际上主要研究机构普遍采用的方法。在目前国内的科研机构中,能真正坚持做到严格执行国际学术评审制度,而且不徇私情、不讲情面的,委实是凤毛麟角,神经研究所或许算得上是做得最坚决、最彻底的一个。结果清清楚楚摆在那里。中国本土在Cell,Science,Neuron,Nature Neuroscience 和Nature Cell Biology(国际神经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学论文最权威的几大杂志)这几本期刊上发表的第一篇神经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学论文,都是神经所研究人员做出的工作。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Thomas Insel认为:“学生留在中国做博士后是迟早的事,而且也许过不了几年,我们就会看到有美国学生和博后申请中国的位子。”
30年前《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吹响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号角,30年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出台,剑指目前普遍存在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研、生产“两张皮”的难题。像施一公院士这样的归国英才,也发出这样的感叹:科学的春天到来了。
这些科学家的事迹告诉我们,科学无国界,科技报国就要拿出一流的成果。科技创新是未来时期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环顾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型调整不断加快,以新技术突破为基础的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纷纷将创新提升为国家战略,围绕科技创新的竞争正在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全球竞赛。“科学家有国界,但是科学无国界。”当今的科学家应当担负起祖国科技创新的重担,以勤奋的姿态、大无畏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强盛贡献聪明才智。俞君英,2007年成功以非克隆技术培养出人类干细胞而轰动世界;邓兴旺,发明了“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成为了中关村新一代创新领袖;施一公,其结构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学研究成果被美国《科学》列为“年度十大进展”。可以说,科技发展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国家的强盛带给了科技发展的春天,而科技创新也当仁不让成为了驱动未来社会的强大动力。中国的科学家,当今的科学家应当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宽广的胸怀、纯粹的科学精神,勇立时代潮头,勤奋拼搏,肩负起祖国科技创新的历史重任,在科技创新这项神圣的事业中点亮人生之光。